更新日期:2015年6月18日
姓 名 谭国俊 性 别
出生年月 1962年8月 籍贯 遵义市
民 族 汉族 政治面貌 群众
最后学历 博士研究生 最后学位
技术职称 教授 导师类别 博、硕导
行政职务 Email gjtan@cumt.edu.cn
工作单位 中国矿业大学 邮政编码 221008
通讯地址 江苏省徐州市中国矿业大学文昌校区
单位电话 051680139899
个人主页
个人简介

谭国俊,1962年8月生,工学博士,教授,博士生导师。现任中国矿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教授,江苏省电力传动与自动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。“孙越崎青年科技奖”获得者,入选江苏省“333工程”第二层次、江苏省“青蓝工程”跨世纪学术带头人,江苏省“六大人才高峰”资助对象,“中国煤炭专业技术拔尖人才”,中国煤炭“653工程”电机控制方向首席专家,全国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,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气自动化与电控系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,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力电子分会理事,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。长期致力于大功率电力传动全数字控制领域的科研工作,主持了纵横向科研课题100多项(国家5项、省部级16项),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(2009年,第一完成人)、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(1997年,第一完成人),省部级一等奖5项(第一完成人3项),省部级二等奖4项(第一完成人3项)。获得发明专利授权16项、实用新型专利授权29项,合作出版专著2部,发表论文80余篇,EI检索46篇,SCI检索6篇。

获奖、荣誉称号

主要获奖:

1997年 “ASCS全数字调速电控系统”获“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”(第一);

2000 年“矿井钢缆皮带全数字控制技术”获“中国煤炭工业科技进步二等奖” (第一);

2002年“矿井提升机全数字控制技术”获“中国煤炭工业科技进步二等奖” (第二),同年,“矿井提升机数字化改造技术”项目获“国家技术创新优秀项目奖” (第一);

2004年“全数字控制技术在矿山电力拖动系统中的应用研究”获“教育部推荐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” (第一);

2006年“矿井动力系统数字化控制与信息集成的研究与应用”获“中国煤炭工业科技进步一等奖”(第四)

2007年“矿井特大功率矿井提升机全数字控制系统的开发与应用”获“中国煤炭工业科技进步一等奖”(第二)

2008年“矿井交流提升机双馈转子变频调速系统”获“中国煤炭工业科技进步一等奖”(第一)

2009年“矿山大功率高性能电力传动关键技术与应用”获“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”(第一)

2009年“开滦集团公司自动化建设总体规划及实施应用”获“中国煤炭工业科技进步一等奖”(第五)

2010年“MW级同步和鼠笼交流提升机三电平变频调速控制系统研究”获“中国煤炭工业科技进步一等奖”(第一)

2012年“双绕组同步提升机交直交变频调速控制系统” 获中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;

2014年“大功率高性能双三电平变频调速系统”获江苏省科学技术二等奖。

 

主要荣誉:

先后获得“孙越崎青年科技奖”获得者,入选江苏省“333工程”第二层次、江苏省“青蓝工程”跨世纪学术带头人,江苏省“六大人才高峰”资助对象,“中国煤炭专业技术拔尖人才”,江苏省“双创人才”等荣誉称号。

2014年度获“国家优秀科技工作者”称号。

社会、学会及学术兼职

江苏省电力传动与自动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。

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气自动化与电控系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,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力电子分会理事。

兼任徐州中矿大传动与自动化有限公司董事长。

研究领域

高性能电力传动控制技术、电力电子系统与电磁兼容、电力系统动态补偿。

科研项目

1 项目名称:大功率高性能中压变频传动装备开发及产业化,来源:纵向,经费:140万元,主要承担工作:项目总体设计及进度规划、安排管理

2 项目名称:双三电平双馈式风力发电变流接入系统开发,来源:横向,经费:20万元,主要承担工作:项目总体设计及管理

3 项目名称:高性能大功率电机传动系统三电平高压变频技术,来源:纵向,经费:15万元,主要承担工作:项目负责人,整体设计及管理

4 项目名称:江苏省电力传动与自动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,来源:纵向,经费:35万元,主要承担工作:项目负责人、总体规划及管理

5 项目名称:江苏省产学研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(工程技术研究中心),来源:纵向,经费:8万元,主要承担工作:项目负责人

6 项目名称:先进的大功率传动数字控制装置研究,来源:纵向,经费:6万元,主要承担工作:项目负责人、总体设计及进度管理

7 项目名称:煤炭行业标准:交流变频调速矿井提升机电控设备,来源:纵向,经费:1万元,主要承担工作:负责标准起草及管理

8 项目名称:矿山电气系统节能共性关键技术研发与工程示范,来源:纵向,经费:30万元,主要承担工作:项目负责人

9 项目名称:三电平同步电机变频调速系统软件开发,来源:横向,经费:8万元,主要承担工作:项目负责人、程序设计

10 项目名称:多水平节能排水技术的研究与应用,来源:横向,经费:20万元,主要承担工作:项目负责人、系统开发

11 项目名称:煤矿提升机电力传动系统全数字控制技术开发与应用,来源:纵向,经费:80万元,主要承担工作:项目负责人、系统开发

 

发表论文

1 论文名称:An Optimized SVPWM Strategy for Five-Level Active NPC (5L-ANPC) Converter,刊物名: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ELECTRONICS,级别:SCI

2 论文名称: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Robust Controller for PMSM Drive,刊物名:International Review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,级别:SCI

3 论文名称:Design of Robust Controller for PMSM Based on Improved PSO Algorithm,刊物名:International Review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,级别:SCI

4 论文名称:OPTIMIZATION OF THREE-PHASE PWM RECTIFIER ROBUST CONTROL SYSTEM BASED ON IMPROVED PSO ALGORITHM,刊物名:INTELLIGENT AUTOMATION AND SOFT COMPUTING,级别:SCI

5 论文名称:基于线电压坐标系的ANPC_5L逆变器SVPWM算法的研究,刊物名:中国电机工程学报,级别:EI

6 论文名称:一种低开关频率PWM整流器的满意预测控制策略,刊物名:中国电机工程学报,级别:EI

7 论文名称:3电平VSC-HVDC系统模型预测控制策略,刊物名:高电压技术,级别:EI

8 论文名称:有源钳位三电平变频器及其结温平衡控制,刊物名:电工技术学报,级别:EI

9 论文名称:基于改进型自适应锁相环的特定次谐波补偿算法在APF中的应用,刊物名:电工技术学报,级别:EI

10 论文名称:基于双调制波技术的三电平Z源逆变器中点电位平衡控制,刊物名: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,级别:EI

11 论文名称:在线建模的开关磁阻电机四象限运行无位置传感器控制,刊物名:电工技术学报,级别:EI

12 论文名称:基于H_∞控制与最优跟踪控制相结合的三相PWM整流器控制策略,刊物名:电工技术学报,级别:EI

13 论文名称:Back_to_Back双三电平电励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,刊物名:电工技术学报,级别:EI

14 论文名称:大功率三电平变频器损耗计算及散热分析,刊物名:电工技术学报,级别:EI

15 论文名称:直流励磁凸极同步电机饱和分析及其矢量控制,刊物名:电工技术学报,级别:EI

16 论文名称:基于满意优化的三电平PWM整流器瞬时开关频率抑制方法,刊物名:中国电机工程学报,级别:EI

17 论文名称:三相PWM整流器模型预测虚拟电压矢量控制,刊物名:中国电机工程学报,级别:EI

18 论文名称:基于NNs-MRAS无速度传感器双馈电机LQR控制,刊物名:电工技术学报,级别:EI

19 论文名称:三电平PWM整流器多模型预测控制方法,刊物名:电工技术学报,级别:EI

 

出版专著和教材

专著:

《矿井直流提升机计算机控制技术》,2003年,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

《煤矿供电与电气控制》,2008年,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

科研创新

 

主要发明专利列表:

获得时间

名称

单位排名

本人排名

专利类别

2012.7.4

一种转子导体非均匀分布永磁同步电机的转子结,ZL200910261782.3

1

1

发明

2012.10.24

一种无刷双馈电机,ZL201110060733.0

1

1

发明

2012.7.25

一种直流电机无速度传感器调速装置及方法,ZL201010506040.5

1

1

发明

2015.1.14

一种基于永磁同步电机交轴电抗测量装置的测量方法,ZL201110389895.9

1

1

发明

2013.7.17

双馈风力发电系统的低电压穿越控制方法及装置,ZL201110305963.9

1

2

发明

2013.9.25

一种三电平四桥臂有源滤波器的控制方法, ZL201110389901.0

2

2

发明

2014.6.25

一种三电平四桥臂有源滤波器装置,ZL201110389909.7

2

3

发明

 

教学活动

讲授《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》、《电气学科前沿》、《研究生学科讲座》等课程。

指导学生情况

指导毕业博士研究生10人,硕士毕业研究生45人。

我的团队

带领“大功率高性能电力传动与控制”创新团队,有教授3人、副教授5人、讲师2人,具有博士学位10人,具有海外经历的4人。